三十八军在郑州地区抗战纪实
杨中州
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在郑州地区阻击日本侵略军南侵。这支部队的前身是陕西靖国军第三路军第一支队。是杨虎城将军亲自创建的国民革命军十七路军。这是发动西安事变的主力部队之一。西安事变后,国民政府撤销十七路军总部,所属部队缩编为三十八军,下辖十七师(师长赵寿山)、一七七师(师长李兴中)及陕西警备一旅(旅长孔从洲)、三旅(旅长王镇华)。
抗日战争开始后,杨虎城将军被蒋介石秘密囚禁,所属部队交孙蔚如、赵寿山指挥。1938年7月,赵寿山出任三十八路军军长,先后参加了保定、娘子关、忻口、中条山、广武诸战役,并配合八路军在北发动的百团大战。1937年10月,在娘子关战役中,三十八军十七师在娘子关外的铁路南北展开,正面迎击西犯之日军。日本飞机轰炸扫射、大炮轰击、施放毒气,疯狂进攻。十七师昼夜激战,反复拼杀,日军死伤遍地;三十八军十七师13000余人,伤亡万余,仅存2700余人。从1938年3月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收复中条山地区并守卫两年半之久,历经大小战役百余次,三十八军十七师收复晋南8县,一七七师收复晋西南13个县,粉碎日军11次扫荡,确保了黄河两岸安全,阻止了日军的西进。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将军称誉“三十八军是中条山的铁柱子”。
1940年10月,三十八军奉命南渡黄河,守卫巩县、汜水、广 武河防。部队不断北渡,袭击日伪晕。1941年10月2日,黄河北岸日军20000余人,分两路南下:一路从郑州东部琵琶陈村(该村1938年黄河决堤被冲没)小夏庄在东北半公里强渡黄河,侵占郑州,大举西 犯;另一路从郑州黄河铁桥突破防线南犯。三十八军一面固守巩县、汜水河防主阵地,一面急派十七师和新编三十五师主力火速东进郑州,截击日军。在广武、荥阳、郑州,英勇阻击日军,双方反复拼杀至12月上旬,日军被迫撤出郑州、广武,龟缩于邙山黄河桥 头堡霸王城至韩垌一带。广武战役两个多月,日军死伤惨重,十七师伤亡也达2300余人,日军被三十八军封围了近两年之久,战斗时有发生 。当地人民主动协助部队挖工事、运弹药、送公粮、护伤员,形成了军民一心、团结抗战的感人场面。自1942年,河南连年大旱,蝗虫遍地,黄水泛烂,全省大部分地区夏、秋无收。三十八军在广武、荥阳、汜水、巩县,用大量粮食接济灾民,收容孤儿,深受人民拥戴。1943年10月,三十八军调往巩县、偃师。
八年抗战期间,三十八军始终拼杀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最前线,成千上万爱国官兵和许多共产党员为国捐躯。抗战胜利前后,遵照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三十八军所属十七师于1945年7月、新编三十五师改编的五十五师于1946年5月,突破国民党军队重兵的围追堵截,胜利回到晋冀鲁豫解放区,正式加入人民军队。并于1946年9月成立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孔从洲任军长、刘威诚任副军长、汪锋任政委,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参加了解放区保卫战和人民解放战争。
三十八军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创建了不朽的历史功勋。毛泽东主席曾指出:这支军队早就直接受党中央领导。三十八军在形式上是国民党编制,但实质上始终是按照党的方针、任务去建设部队,同日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在国民党统治区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策是有成绩的,是正确的。这支部队的成员,绝大多数是热爱党的,是反蒋抗日的革命队伍,要把他们当做八路军一样的去做工作。
来源:《历史不会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