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枣宜革命根据地
1927年11月中旬,中共鄂北特委在枣阳组织暴动,建立了枣阳游击队。至1928年5月,在枣阳西部和襄阳东部,开辟了一块游击根据地。游击队发展到300余人,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九军鄂北总队。但由于领导思想右倾,武装斗争遭到失败,游击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至1930年春,游击队又发展到500余人,组成红九军第五总队。6、7月间,根据党中央指示,第五总队改编为红九军第二十六师,张香山任师长,余益庵任党代表。根据地扩大到纵横100余里的地区,建立襄(阳)东、宜(城)东、枣阳、枣(阳)南4县工农民主政权,襄枣宜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该根据地与湘鄂边、洪湖、巴兴归根据地合称湘鄂西根据地。湘鄂西和鄂豫皖、湘鄂赣根据地相呼应,构成了对武汉的包围态势,促进了全国红军游击战争和革命的发展。襄枣宜革命根据地延伸至河南边境之外围地带,约为西起唐河之苍台、湖阳镇、板仓以南,东至桐柏之程湾附近。
摘自《河南革命根据地实录》一书 王万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