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梯云(1905-1931),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李家铺一个农民家庭。兄妹5人,他居长,聪明伶俐,8岁时进私塾馆读书,学习刻苦勤奋。几年一过,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商城县甲种农业学校。因该校座落在笔架山上,又称“笔架山农校”,是商城县南乡唯一的高等学府。五四运动以后,不少进步知识分子被聘在该校任教,他们在学生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提倡白话文,使这所深山中的农校产生了活力,有了生机,也给年轻好学的李梯云的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924年,19岁的李梯云,带着理想,考入武汉中华大学。在这所学校里,他和许多有志匡时济世的青年一样,积极参加学校的“青年读书会”,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如饥似渴地阅读《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新青年》、《武汉星期评论》等马列著作和进步书刊。他在读书札记中写道:“中国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改变这种积弱积贫的面貌。而改革的途径必须充分发动民众,以武装推翻现行的腐败政府”。他还就国际国内一些重大时事与同学们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这就使他对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思想水平得以很大提高。这年夏,李梯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5月,中共湖北党组织派李梯云前往罗田县,担负地下党的领导工作。
5月的大地,一片葱绿,到处姹紫嫣红,大别山区的罗田县,更是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就连空气也是清香的。刚走出校园的李梯云,第一次接受党交给的任务,激动不已。他在日记中写道:“能被党信任,是每一位党员莫大的光荣,我一定不辜负党的期望!”然而,当计划如何开展工作的时候,他茫然了。这位从未经受实践锻炼的青年,顿有肩负千斤重担之感。他一度吃不香,睡不熟,他在书本中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条现成的办法。
经过党组织商讨,李梯云决定创办一所平民学校,将那些因交不起学费而被拒之校外的穷家孩子集中起来,作为革命的种子。他与共产党员萧方、夏登阶等人选择了地处罗田北部大别山南麓的腾家堡的金凤楼大庙作校舍,创办了“腾家堡平民小学”,由共产党员叶盛裘、漆禹原担任校长和教务主任。由于平民小学不收学费,面向穷人,很快招收了200多名学生。通过教学,宣传革命道理,并在知识青年、店员和农民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不久,秘密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成立了中共腾家堡支部,并派出党、团员到各地宣传、发动和组织农民协会。
1926年9月,北伐军进入湖北,鄂豫边区各县革命形势高涨。为了配合北伐军顺利入豫,10月,李梯云在陈家畈东岳庙主持召开河南省商城县和湖北省罗田、麻城三县边区工作会议,成立了中共商罗麻特别支部,李梯云任特支书记。并派漆禹原、罗泽恒、罗霁岚(均商城人)等负责商城南乡工作。李梯云第一次把边界地区的革命斗争统一起来,形成了鄂豫皖边区统一领导的雏形。
正当革命向纵深发展的时候,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革命形势急骤变化。5月30日,腾家堡地区的豪绅地主勾结夏斗寅叛军,发动反革命叛乱,杀害了共产党员萧阳春、叶盛裘等14人,继而纠集千余暴徒进攻罗田县城。6月19日,夏斗寅叛军占领罗田县城,勾结反动势力,实行白色恐怖。中共湖北省委对处于危险境地的罗田县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进行了及时地疏散 转移和妥善安置,派李梯云到麻城县继续领导地下革命斗争。
汪精卫集团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黄安、麻城地区的形势也愈来愈严重,国民党反动派千方百计要扑灭这里的革命火焰。为反击反动武装向革命力量进攻,中共黄、麻两县委决定重新武装农民,成立了各级防务委员会和义勇军。他们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紧紧依靠农民群众,牢牢掌握革命武装,不断发展革命力量,使革命火焰继续燃烧起来。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9月18日,李梯云赴武汉向湖北省委汇报麻城工作及形势。省委负责人当面向李梯云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明确黄麻区的工作方针,并决定李梯云速回麻城领导黄麻区的工作。
聆听了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对黄麻区的工作方针后,李梯云眼睛更亮了,思想更明了,干劲更大了。原来对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究竟如何走的困惑,现在豁然开朗。同时,李梯云也深感肩上担子的重大。返回麻城后,李梯云立即召集县委扩大会议,在邱家畈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关于黄麻区工作方针的指示。会上,李梯云严肃地指出:“现在中国革命已进入土地革命的阶段。目前,省委要求我区加紧宣传工作,随时随地用各种方式召集同志及农民开会,对群众宣布抗租抗税抗粮抗捐,实现政权归农协,没收大、中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用暴动的方式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以完成土地革命。根据省委指示,我们要首先在条件较好的黄麻地区北部广泛发动农民,组织农民游击队、暗杀队,大举暴动。”会议决定与黄安共同行动,并拟定了具体的暴动计划。会后,大家分散到各区,利用各级“防务会”,以祠堂、庙宇为集结点,打刀造枪,掀起了打击土豪劣绅的斗争。
从9月26日起,李梯云、蔡济璜、刘文蔚等在邱家畈、乘马、顺河等相继召开了几千人的群众大会,号召实行土地革命,没收土豪劣绅、大、中地主的财产。倾刻,各地群众掀起了暴动高潮。邱家畈农民逮捕了大土豪张继全,林家山一千多农民捕捉了邱麻子等劣绅,并都没收其财产。与此同时,黄安县紫云、七里等区的农民也纷纷起来暴动。一时,黄麻北部地区大大小小的农民暴动多达三四十起。以捕杀土豪劣绅为主要目标的“九月暴动”,由于李梯云和两县委缺乏领导起义的经验,没有在斗争中及时建立军队和政权,加上国民党第三十军魏益三部的进攻,不多不得不暂时停顿下来。但由于在李梯云领导下高举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旗帜,坚决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揭开了黄麻起义的序幕。
1927年10月下旬,李梯云遵照上级指示,离开罗田,与萧方一道,经鄂东回到了商城南乡,来到了生育、养育他的故乡。
1928年2月16日,商城县和区老鸹窝村,一个秘密会议正在这里举行。33名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围坐在两堆火旁,大家心里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白色恐怖仍笼罩在大别山区,国民党政府军不时来搜查,兴奋的是县委派人来整顿组织,指导工作。
县委书记蒋明华说道:“目前,我们党总的方针是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根据党的这一指导方针,县委做过研究,决定我县组织武装,开展暴动。”蒋明华环视一下会场,接着说:“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谈一谈。”
李梯云第一个发言,他说:“党的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是正确的。只有开展土地革命,才能动员广大农民起来闹翻身;只有掌握武装,才能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自去年大革命失败后,我们从湖北等地回来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自觉组织起来,秘密开展与敌斗争。这期间,我们已搜集土匪李老末遗失的17支枪,现由我们共产党员收藏。今天,县委来人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心里踏实了,信心更大了。”
在这次会议上,李梯云被选为中共商南区委委员。
3月21日,中共商城县委举行扩大会议,李梯云当选为县委委员,负责领导商城南乡工作。
这次县委扩大会议,进一步讨论了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共河南省委有关组织武装暴动的指示,认为商城南乡是发动武装起义最理想的地点:一是这里的工作较有基础,掌握有一定数量的武装;二是山岭重叠,地处偏僻,离县城较远,是敌人统治较薄弱的地方,遂决定将商南作为武装起义的重点。
会后,李梯云积极进行起义前的准备工作。为了进一步掌握武装,他趁各民团扩充之机,派漆德玮、周维炯等共产党员分别打入县、区民团,做兵运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充分准备,中共商城县委掌握了县、区民团部分武装,特别是南乡和区丁家埠民团,被打入内部的共产党员周维炯所控制;党的组织和农民赤卫队迅速发展壮大,共产党员发展到百余人,共青团员数百人,农会会员300余人。鉴于这种情况,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决定5月6日(农历三月二十七日,立夏节)赶敌人过节不备之机,发动起义。
5月6日夜,李梯云带领沙堰的起义农民50多人,一举消灭徐王庙的民团一个班,缴枪六支。接着,又率17名精干武装农民连夜赶到长岭关东侧的大屋湾,活捉了曾任北洋军阀政府议会议员、国民党河南省党部委员、大恶霸罗维楚和反动分子周若发。一夜之间,十余处农民起义顺利成功。5月9日,起义队伍会师斑竹园,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师长周维炯,李梯云任政治部主任,后兼任师党委书记。
武装起义胜利后,李梯云根据黄麻工作的经验教训,大力抓了两项工作:扩大革命武装和巩固革命政权的建设。
红三十二师成立后,李梯云立即召开各区委会议,强调建立革命武装和政权的重要性,要求各区委、支部迅速组织赤卫队,发动青壮年踊跃参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区、乡赤卫队发展到四五千人,协助红三十二师站岗放哨清扫残敌,保卫胜利成果。同时,各区、乡苏维埃政府在李梯云的指导下,普遍建立起来。白沙河区苏维埃成立时,李梯云亲临祝贺,并亲笔为会场撰写对联:
齐同恶魔斗争,不惜流遍赤血。
莫被敌人软化,定要痛饮黄龙。
以此鼓励工农群众坚定革命信念,夺取斗争的全面胜利。革命武装和政权的迅速建立,使苏区日益巩固,并得到不断的发展。
12月25日,红三十二师第一次攻占商城县城。中共商城县委随红三十二师迁入城内。
1930年1月1日,党中央巡视员郭树勋等喜闻商城解放,从潢川赶赴商城,祝贺红军取得的胜利,并于当晚召开县委、师党委联席会议,讨论工作方针和红军开展游击等问题。李梯云参加了这次会议。第二天,他陪同郭树勋检阅了红军部队,观看了红军宣传队演出的文艺节目。郭树勋啧啧称赞:“你们商城党组织很有威望,红军才建立半年多,就发展这么多武装,演出这么好的文艺节目。”
李梯云说:“群众发动起来了,有了自己的政权,什么事情都好办了。青年踊跃参军,妇女做鞋做袜拥军支前,少年儿童自觉组织起来站岗放哨,真是一派新景象。”
1月15日,县、师代表联席会在县城举行。会议上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商城县委书记孔文彬,李梯云当选为候补书记(因孔未到职,实际由李梯云主持县委工作)。此后,商城县委根据鄂豫边特委关于商城“要巩固苏维埃区域,波浪式地向西发展;要整理组织,坚决执行分配土地”的指示,一边积极开辟创建豫东南革命根据地,一边按照《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土地政纲实施细则》进行土地分配和政权、武装、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工作。
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初创阶段工作千头万绪,李梯云真是呕心沥血,没日没夜地干。有一次在倒马河雾露院召开秘密会议,由于他外出活动一个多月没洗澡换衣,身上生满了虱子。会后他脱下衣服让大家帮捉虱子,并风趣地说:“虱子就和那些剥削阶级一样,总是吃人民的血汁,我们来消灭掉这些害人虫吧!”
他那幽默的话语,引起与会者一片笑声,工作的疲劳顿时轻松一半。
商城革命运动轰轰烈烈的发展,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赞许。中共中央在1930年3月18日发出的《告商城县全体同志书》中说:“中国大革命运动自资产阶级背叛以后,就遭遇着重大的失败,反革命的统治加紧向革命势力进攻,白色恐怖遍于中国全境,而商城的党和同志们能在艰苦的境况下面,积极奋斗,从分粮抗租的斗争,发展到地方暴动,并在斗争中建立起工农武装的红军队伍,于不久以前还占领敌人反动统治的中心,解除了地主阶级许多武装,扩大了党的影响,这些英勇斗争的事迹和刻苦工作的精神,中央表示无限的欣慰和敬意!”
无疑,这是对主持商城县委领导工作的李梯云的肯定和赞许。
1930年春,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斗争日益高涨,由黄麻起义点燃的革命烈火,已形成燎原之势,创建以大别山为中心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任务基本实现。2月底,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主持,讨论了划鄂豫皖特区、成立中共鄂豫皖边特委、鄂豫皖边界地区红军改编和改编后红军的军事行动方针等问题。根据党中央指示,3月下旬,中共鄂豫皖边特别区委员会成立,书记郭树勋,李梯云等为特委委员。6月,李梯云兼任中共商城县委书记。
在李梯云主持县委工作的一年中间,商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除部分边沿地带被敌人占领外,基本上都成了苏维埃区域。仅1930年上半年,就建立了一个特区、七个区委,党员发展到500余人;建立了团县委,有团员300余人,区、乡苏维埃普遍建立,参加农会组织的达8000多人;各区、乡都成立了赤卫队、工人纠察队、少年先锋队等组织。农民分得了土地,实现了祖祖辈辈的愿望。同时,在县委的领导下,红三十二师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原来的两个团扩大到六个团、两个队,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由商南一隅扩大到商城全境,进而形成东南连接六(安)、霍(山)、罗(田)、麻(城),北到光(山)、潢(川)、固(始)边区,方圆二百余里的革命根据地。
1931年初,李梯云调任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秘书长。稍后,又调至红军中负责政治工作。1931年5月2日,在商城县狮子坳战斗中,李梯云壮烈牺牲,时年26岁。
革命烈士的鲜血,洒在他曾立下誓言的家乡,它象烂漫的鲜花妆扮美丽的大自然一样,给商城人民带来了光明、希望,这光明、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商城扩展到整个中华大地!
(作者:李宏茂 高立贤 傅延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