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树勋(1904——1929),原名丁茂赏,1904年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李集乡。父亲丁慕兰,阎锡山部旅长。丁树勋生性古怪。小时候读私塾时,就像野马一样,不守规矩。对私塾先生的呆板教学,一点不感兴趣。1921年,丁树勋进入商城县第一高等小学读书。1924年考取商城县中学。

    经过五四运动,商城县城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生了显著变化,党的活动开始深入学校。这时,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影响的丁树勋,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会。《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辩证唯物主义》、《共产主义ABC》、《向导》、《新青年》等马列著作和进步书刊,是他爱读的书籍。由于他性格开朗,思想进步,乐于助人,同学们都愿和他接近,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老大哥,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的负责人。1926年春,丁树勋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被选为团支部宣传委员。

    1926年9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农民运动蓬勃兴起。为宣传大好形势,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丁树勋等组织成立了新剧团,排演文明戏,上街宣传演出。学生们的革命热情,引起了反动统治者的恐惧和不安。半年之内,撤换了两位进步校长。1927年初,官绅子弟周心如窃据了校长职务。他一上台,就将进步教师统统辞退,收回学生自治会办公用的房子,不准学生代表参加校务会议,解散新剧团,禁止排演文明戏,并向演戏学生的家长发恐吓信,加派心腹监视进步学生的行动。于是,一度生气勃勃的商城县中,一下子又陷入封建势力的高压控制之下。

    县政府和学校当局的这种倒行逆施,激起了广大学生的无比义愤。他们对新来教员思想上的反动,学识上的浅薄强烈不满,称学校为周氏宗祠

    县中的政治斗争,一直得到中共商城特别支部的关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丁树勋挺身而出,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号召全校同学团结起来,与封建势力作坚决的斗争。他首先要求学校当局将原学生会的办公用房退还给学生。学校当局起初用软拖的手段应付,最后竟坚决拒绝。这惹怒了广大进步学生,一场酝酿已久的学潮爆发了。

    4月8日这天,丁树勋带领学生首先挂出学生自治会的牌子,继而围在校长室、教务处门口,高呼:我们不仅要这两间房子,还要整个学校!”“不能把学校变成周氏宗祠!斗争矛头直指以周心如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很快,打倒封建势力在学校的统治周心如滚出学校去解聘一切不称职的教员要回我们自己的学校等巨幅标语,贴满了校园。学生们走上街头,宣传演说,全校罢课开始了,周心如等被来势凶猛的学生运动吓懵了,躲在家中不敢露面。

    罢课期间,丁树勋一边组织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宣传讲演,争取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的支持;一边挑选学生代表到县政府情愿,揭露学校当局玩弄权术,任用私人,贻误青年等恶性;要求撤换校长,解聘不称职教员,准许学生自治会活动。否则,决不复课。县政府迫于学生运动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不得不答应了学生们的复课条件。

    斗争胜利了,学校秩序马上恢复正常。学生们高兴地说:若不是把周家一伙赶走,我们怎能学习得这么好,生活得这么愉快!丁树勋趁势宣传:这是革命嘛!我们要想学习好,生活愉快,就得革命。要想胜利,就得大家团结起来,有组织地行动。

    正当全国革命蓬勃发展的时候,1927年春夏,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了革命,白色恐怖笼罩了商城。丁树勋临危不惧,坚持斗争,并登门动员情绪低落的同学出来参加活动。这年秋天,他和地下党员马石生一起,积极协助中共河南省委派来的代表,进行党团组织的恢复、整顿工作。不久,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初,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传达到商城,县委于3月21日召开了扩大会议,决定把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由知识分子转向工农大众,由和平宣传转向武装斗争,并确定南乡为武装暴动地点,其他各乡积极行动,相机配合。在这次会议上,丁树勋被增选为县委委员。会后,被派回东乡峡口,发展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建立秘密武装,配合南乡的武装暴动。

    丁树勋是家里的长子,很得爷爷、母亲的宠爱。在家里独来独往,无拘无束。

    离他家不到一里远的卜店街,是他常去的地方。这条小街的西头,有一家铁匠铺,打铁的是杜少亭、杜新田父子俩。丁树勋一有空,就到这铺子里和杜家父子聊天,讲解穷人为什么受穷,富人为什么会富的原因,动员他们组织起来,成立穷人的组织——农会,自己来掌握自己的命运。

    很快,丁树勋就组织起30多人的秘密农会,选铁匠杜少亭任农会主席。随后又发展了杜新田、李禄章等十多人加入共产党,成立起峡口党支部,丁树勋任书记。

    为建立武装,他瞒着爷爷和母亲,叫农会会员在夜间把家中囤积的稻谷偷偷担出去卖掉,用卖稻谷的钱购买了一些子弹和枪支。他打听到南山余子店有个铜匠会造撅把枪,就叫熟悉这个铜匠的杜新田去买了三支撅把子。有了枪,丁树勋的腰杆硬了,农会会员的劲头也大了。他带领农会会员到韩家楼连续打了两家土豪,得银元400元,又用来买到两支驳壳枪。不到两个月,就建立起一支有五六支枪、十余人的秘密武装小组,活动于商东、商北地区。

    丁树勋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叛逆者。他非常鄙视父亲为军阀卖命。每当接到父亲的来信,他便递给母亲,轻蔑地说:你家旅长来信了。可他对党对人民感情深厚,热心快肠,慷慨无私。1928年秋至1929年春,由于商城局势紧张,县委迁到他家。当时党的活动经费非常困难,县委大部分开支都由他供给,他还接济往来的地下工作者的生活、旅途费用。1928年腊月,他爷爷病逝,家里去信催他的父亲丁慕兰回来料理丧事。丁慕兰没有回来,只寄回300银元作为安葬费用。丁树勋接到这笔钱,没有告诉母亲,全部交给组织,作为党的活动经费。县委又用这笔钱,购买一批子弹枪支。

    1929年2月末,由于坏人告密,中共商城县委书记李惠民和县委委员丁树勋同时被捕。

    国民党商城县长李鹤鸣亲自审问,对丁树勋、李惠民施用酷刑,进行百般折磨。

    李鹤鸣招数使尽,看从丁树勋身上捞不到什么油水,于是准备对丁树勋下毒手,但又怕惹怒了在阎锡山手下当旅长的丁树勋的父亲丁慕兰,于是他写信给丁慕兰说:你儿子丁茂赏(丁树勋原名)参加了共产党的活动,现已被捕,你看怎办?身任要职的丁慕兰,本来就不喜欢这个叛逆儿,加之怕牵连着自己,就回信说:只要证据确凿,照公事办理。

    李鹤鸣接到了丁慕兰的回信,消除了顾虑。同时他又听到南乡共产党领导了农民暴动(即商城起义),成立了红军,并越闹越红火,更感到心惊胆战,于是匆匆忙忙在6月10日将丁树勋、李惠民杀害于城南二里碑。时年25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

    丁树勋虽然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其父丁慕兰又是军阀阎锡山部下的旅长,亲族中不少人是地主豪绅,但这些都未能动摇他追求真理的决心。当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之后,以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毅然与封建家庭决裂,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工农大众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作者:李红茂   林家旺)

 

Copyright 2021-2025 HENANSHENGJUNDUILITUIXIUGANBUFUWUZHONGXI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南省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河南省退役军人宣传褒扬中心)

豫ICP备20210259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