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易(1902——1928),又名范绍易,字正众,1902年出生于河南省富顺县永年乡黄泥嘴。家中兄弟姐妹八人,弟兄四个按诗、书、礼、易命名,范易排行在四。幼年时就读于彭庙许家私馆,后来入富顺县中学习。

    1919年秋,范易去成都,考入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学习。1920年夏,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批准去法国留学,9月赴上海,12月15日乘智力轮去法国,1921年1月20日到达法国马赛。

    到法国后,范易被分配到圣塞尔旺中学补习法文。学习了三个月后,他到史来德钢厂当工人。他的工作是制造火车轮子,劳动极为繁重;每天五个法郎的工资,只能维持最低生活;宿舍与工厂相距30公里,每天上下班,稍一不慎,搭掉火车,就得步行几十公里。尽管工作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范易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磨炼革命意志,仍坚持一面做工,一面学习,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1921年秋,里昂中法大学宣布成立。但法华教育会却无理剥夺了勤工俭学学生入学的权利。勤工俭学学生群情激愤,在赵世炎、蔡和森、周恩来等的领导下,组成先锋队和后援队,占领了里昂中法大学。这一斗争遭到了法国政府的镇压,他们将100多名学生拘禁并遣送回国。范易积极投入了这场斗争,并机智地逃脱了法军警的拘捕,继续留在法国学习。

    在法国期间,他同周恩来,邓小平等来往频繁,关系很密切。据曾担任过豫陕区委书记的杜壮志回忆说:他(指范易)在谈起留法同志时,对旁人都带上姓,只有提到恩来、小平同志时,只说名字不带姓,似乎他们很接近。

    1924年,范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22日,范易同聂荣臻等20余人到苏联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2月,他又转到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军事。7月,他从苏联动身回国,9月上旬到达上海。在上海,他由中共中央分配到北方,被派到冯玉祥部队,作西北军的军运工作。

    1925年底,范易被派往河南时,在以王若飞为首的中共豫陕区委任委员,分管工运工作。1926年2月,他又兼任开封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这时,恰值河南省省长岳维峻反共,环境十分恶劣。为了发展革命力量,他经常在学生、工人中开展秘密活动。3月,吴佩孚势力重据开封,他与党内其他同志一道经豫北去北京,向李大钊汇报河南形势,得到李大钊的指示后又返回河南。

    1926年春,开封二中进步学生进行的反对以校长张傧生为首的三大苍蝇(即张傧生、王芸青、田伯苍)阻挠学运的运动失败后,吴殿祥(即吴芝圃)、高先履、方振鹏、林承粹、孟昭鉴等一批进步学生被开除。范易立即领导学生中的党员,重振旗鼓,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并指定刘隽杰任该校党支部书记,继续开展革命斗争。

    在这期间,范易经常向开封各校师生作时事报告,宣传马列主义,并曾多次应邀到省学联举办的青年讲习会讲课,还经常在南书店街河南书店接见省学联的骨干分子。他介绍了一些进步学生如冯新宇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他十分重视工人运动,曾到开封南关演武厅东边河南省总工会开办的党员训练班,讲授《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社会科学概论》等政治课,作时事报告。他善于辞令,口若悬河,讲话尖锐泼辣,极有鼓动性和说服力。他在报告中对蒋介石不利于国共合作的反动言行,进行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使与会者受到深刻的教育。

    有一次,中共豫陕区委开会时,范易提议大家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唱《国际歌》。于是,会场上响起用中、英、俄、德、法、日等国语言演唱的歌声。范易是用法语演唱的,他的歌声高亢激昂。事后有同志问他:为什么要用各种语言来唱?他回答说:这就意味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实现共产主义。这充分表现了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1926年9月始,范易任中共郑州市委书记,分管工运工作。为了工作需要,他脱下西装,穿上了一套破旧的铁路员工工装,住在京汉铁路工人万傻子家里,市委机关也设在这里。万傻子是二七大罢工的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共郑州市委领导成员之一,革命意志极坚决,斗争性很强。万家住在乔家门路南一个贫民小院里,有母亲、妹妹和两个弟弟。范易同他们亲如一家,住一样的房,穿一样的衣,吃一样的饭,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这时,组织上每月发给他15元大洋作生活费,每月伙食大约需要八九元,可买4袋面粉(160斤)。他生活极为俭朴,尽量压低自己的生活费用,把节约下来的钱用于解决工人群众的困难,因而同工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范易在工作上不怕艰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原则性很强。他教人如何办事,如何学习,态度严肃而又热情。同时,他在生活上对同志总是关怀备至,经常问寒问暖。有一次,交通员刘隽杰背着被盖卷到郑州开会,正碰上下雨,刮大风。范易发现他的被子很单薄,怕他冻坏了身子,就叫他同自己一起睡,一点也没有上下级之分。刘隽杰回忆说,范易当时已二十四五岁,却从未考虑个人问题,总是把全部精力用在工作上,为革命事业奔忙。

    1927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成立,范易任省委候补委员。7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至此国共合作完全破裂,大革命失败。这时,范易被调到豫南工作。9月下旬,中共豫南特委成立,范易任特委委员,负责组织工作。

11月24日,为了配合四望山农民暴动,中共长台关区委集合10余同志,突袭彭家坊车站反动民团,夺得长枪10余支,然后组成一支农军,由范易率领上了四望山,这支农军在范易的指挥下,于29日占领了祖师顶寨北20里之婆婆寨。这对形成四望山红色区域起了重要作用。

    12月23日,根据中央关于加强豫南工作,开创割据局面的指示信,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周以粟到信阳冯家庄(中共豫南特委所在地),召开汝南、信阳、确山等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总结成绩,布置工作。会后,成立豫南革命委员会,并将信阳、确山的农民军合并改编为豫南工农革命军。范易担任豪绅地主审判委员会委员长。他在对敌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当时逃往信阳城内的豪绅地主,为夺回他们失去的天堂,便凑了几万元钱,买通方振武、田镇南等部,配合反动民团,大举向工农革命军进攻。在桐柏山区,范易率领100多名赤卫队员,同敌人一个旅周旋了13个昼夜,最后弹尽粮绝,无法继续战斗,只好把枪埋藏起来,人员分散离开。

    1928年2月,范易在去开封向省委汇报工作的途中,遇到汪厚之等到豫东南组建特委,便应邀前往潢川。2月下旬,中共豫东南特委成立,范易任特委委员。

    3月5日,为准备大荒坡暴动,范易到商城县巡视指导工作。他由中共商城县委书记蒋明华陪同巡视了南司、武桥、商南等地。每到一处,他都召开支部大会,传达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动员党员发动群众起来暴动。根据商城革命斗争发展的情况,他又在商城附近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充实中共商城县委,加强县委领导。会议决定贯彻执行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兵运、农运工作,加紧筹备武装暴动,并决定以商南、南司、武桥为重点,利用一切可能夺取武装,发动武装暴动。从此,商县革命斗争的火种拨亮了。

    3月14日,范易由蒋明华陪同从大别山老鹘窝商南区委所在地去潢川。16日晚,在潢川东乡河陂寺冯家岗冯新宇家,见到特委书记汪厚之接受任务,连夜组织人赶写各种宣传品,准备在大荒坡暴动后张贴。随后,他即率领30多人赶到红贫窑。17日夜,大荒坡暴动开始。范易率领13人组成的突击队,向敌人发起进攻。18日,由于敌强我弱,寡不敌众。范易等人不幸被敌人围捕,英勇牺牲。(河南省富顺县民政局)

Copyright 2021-2025 HENANSHENGJUNDUILITUIXIUGANBUFUWUZHONGXI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南省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河南省退役军人宣传褒扬中心)

豫ICP备20210259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