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实 段炼
土地革命时期的郑州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革命力量受到极大损失。革命转入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原大地一时乌云密布。在这紧急关头,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跟名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同时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批判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并把发动武装起义,当作目前最主要的任务。中共河南省委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和河南实际,制定了暴动计划。1928年2月,中共郑荥密边境特别支部在郑州地区的荥阳杨寨,领导当地农民举行暴动。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它为郑州地区播下了革命火种。此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严密控制,中共郑州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共产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但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和群众反蒋爱国斗争仍不断发生。1933年7月,豫丰纱厂突然宣布停工关厂,遣散工人,停工时间不给工人发放生活维持费,激起了工人们的极大愤怒。在纱厂共产党的领导下,数千工人开始了长达半年之久的请愿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新军阀之间发生大规模混战。先是1927年7月至1928年初,冯玉祥为统一河南,发动了一系列战争。通过这些战争,确立了他在河南的统治地位。接着从1929年到1930年,国民党新军阀又在中原地区展开混战。1929年10月,蒋、冯战争在郑州以西爆发,主要战场在新郑、密县、登封一带,双方激战40余天,结果冯军失败,撤出河南。1930年5月,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军阀战争——蒋冯阎中原大战在郑州、商丘、漯河一带爆发。战争发生前,冯军由豫西沿陇海路东进占领郑州。5月3日,阎锡山、冯玉祥在郑州碧沙岗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蒋作战计划。战争开始后,双方投入兵力达100多万,前后历时5个多月,最后以阎、冯联军失败而告终。10月6日,蒋军占领了郑州。
1935年,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消息传到河南,开封、郑州等地的大中学生积极响应。
一、杨寨农民暴动
1927年10月,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共河南省委制定的暴动工作计划,中共河南省委派共产党员贾守谦到郑州,与中共郑州市委书记李剑森取得联系。他先到郑州东北的祭城,又到郑州西南的刘堂了解农民情况,最后决定在郑州、荥阳、密县交界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这个地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是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地方,有利于建立农民武装,形成武装割据的局面。这个地区大革命时期曾组织过农民协会,有一定的革命基础。
按照中共郑州市委的要求,贾守谦由河南省委交通员张丙戌带领,先到密县刘堂与共产党员张伯超接上头,后又与刘胡垌村的共产党员张国权和水磨村共产党员张丙辰接上关系。1927年12月,他们建立了中共荥阳密支部,支部书记贾守谦,组织委员张伯超,宣传委员张国权。
1928年初,中共郑荥密支部改组为中共河南省委直属郑荥密边境特别支部(简称“省委直属特支”),书记李品一,组织委员张国权,宣传委员贾守谦和张伯超,暴动委员张丙辰。
中共特支成立后,一面发动农民,开展抗捐抗税斗争,一面秘密串连群众,组织农民协会。不久在刘堂村发展会员50多人,水磨村发展会员30多人,刘胡垌村发展会员20多人,祖师庙村发展会员20多人,并选张伯超、张丙辰、李丙乾、周联三分别担任这几个村的农协主席。另外,在崔庙、王沟、邢村、贾峪等村也都发展了农协会员,建立了农协小组。在这个地区,中共特支共发展农协会员150多人,发展中共党员7名。
1928年春,中共河南省委指示郑荥密特支“要尽快发动一次武装暴动,把红旗举起来”,并派曹留柱帮助特支做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特支首先明确暴动的任务和目标。组织武装力量,突袭杨寨区公署,活捉区长、大土豪宋千甫。其次宣传发动群众,特别是对农协会员和贫苦农民的发动。时值春荒季节,群众吃糠咽菜,又遇大旱,麦子长势不好,而国民党反动派积极准备内战,加紧对贫苦农民的剥削压迫,提高食盐价格,勒索预征粮款。伪区长宋千甫大肆敲诈,无恶不作,群众恨之入骨。特支提出“反对要命粮”,“反对要命捐”的口号,斗争矛盾直指反动区长宋千甫,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第三积极筹集武器弹药。当时枪支弹药很不容易搞到,上级只发给2支盒子枪,1支步枪。李品一买了1支汉阳造步枪作为党费献给支部,还托人买来1支镢把手枪,几盘子弹。其余武器都是大刀、长矛。第四部署行动计划。先派农协会员时满盈到区公所侦查宋千甫的动向,并从农协会员中选出50多名骨干组成暴动队,聘请省委派来的曹留柱任军事教员,讲解军事基本常识,进行军事训练。
在做好各项准备之后,中共特支于4月14日(农历闰2月24日)午夜发出攻打杨寨区公署命令,暴动队员从刘堂、商庙、窖沟、水磨、刘胡垌、时寨村出发,集中到水磨村北面的张家坟柏树林中。特支领导作了战前动员,然后,打着预先做好的红旗整队向杨寨进发。当接近区公署时,发现敌人毫无戒备,按预定计划分头行动。特支书记李品一带领暴动队伍到达区公署门前时,发现只有一个守卫的区丁抱着枪打盹。缴了他的枪后,迅速进入院内,直扑东屋区丁住室,缴了正在熟睡中区丁的武器,特支委员贾守谦带领的一部分暴动队员,翻越后跳入院内,直扑宋千甫住室。当时宋千甫正在屋里打麻将,暴动队员用大刀把屋门撬开,用乱刀砍死了烟税局长宋子幕等3人。老奸巨猾的宋千甫等闻巩窜到楼上,向暴动队员射击,暴动队员无法接近。为避免重大伤亡,特支临时决定停止进攻。
暴动队撤退后,宋千甫逃出区公署,躲藏在杨寨村李天一家的牲口屋,天明以后,才胆颤心惊地回到区公署。
几天后,敌人到处搜捕暴动队员,共产党员、暴动队员张丙辰和农协会员张二来被捕,羁押荥阳监狱,遭受严刑拷打。二人坚贞刚毅,使敌人一无所获。张丙辰被敌人用刺刀穿透锁骨,穿上铁丝,血流满身,受尽了种种酷刑。但他宁死不屈,始终严守党的机密,掩护了特支安全转移。后经中共党组织营救,张丙辰、张二来被释放出狱。
杨寨暴动,在郑州地区是农民武装斗争的重要尝试,是河南省委响应八七会议精神一次重要行动。虽然没有达到预定目的,但为中原地区农民革命斗争播下了火种。
二、孝义兵工起风雷
大革命失败后,为国民党制造武器军火的巩县孝义兵工厂工人不堪忍受反动当局的残酷压榨和剥削,经常进行斗争。当时孝义兵工厂有3000人,2/5是青工,还有许多童工和雇佣工。工人们的待遇很低,经常加班加点。厂主不但不给工人增加工资,反而利用厂警对工人严密监视和人身侮辱。
中共河南省委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决定派人到兵工厂建立地下党组织,领导工人开展斗争。1928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把出生在巩县近郊荥阳县的共产动员李震刚派到兵工厂。他改名李占元,在枪厂刺刀班当了一名工人。当军阀混战的枪声刚刚传来,厂长就想携款逃跑。工人们一声呐喊,把厂长捆了个结结实实。在一阵义正词严的斥责下,长方只好为工人们预支了一个半月的薪饷。当厂方不按时发放工资时, 立即举行示威。当掌握实权的总务处长一再拒绝工人的合理要求时,愤怒的工人将他打得头破血流。当新厂长强行克扣工人工资为其母亲祝寿唱戏时,一夜之间,抗议的标语贴遍了全厂,连办公室的门上也没漏掉。迫使祝寿取消,戏台也被拆除。持续不断的斗争活动使工人群众紧密团结在中共党支部的周围,兵工厂中共支部也以其卓有成效的斗争,成为中共河南省委直接领导的模范支部。
1931年就要过去了。按照兵工厂的规定,工人全年歇工不超过5天,年底多发一个月的工资,工人们把它叫作双薪或者红利。可是这一年,已经到了
敌人的“仁慈”引起了中共兵工厂支部的警惕。夜幕降临之后,中共兵工厂支部在野外召开会议。大家分析了情况,一致认为,这次放假是厂方为了麻痹工人,伺机报复的阴谋。会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提高警惕,放假期间,一律不要在家睡觉。不论出现什么情况,大家都要团结起来,和敌人斗争到底。野外寒气逼人,大家冻得挤在一起。但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一把火,等待着新的战斗。
正像中共兵工厂支部所预料的那样,厂方不甘心失败,挖空心思要找出工人斗争的带头人。可是中共兵工厂支部早已有所准备,警备队费了好大的劲,也一无所获。厂长恼羞成怒,把工人的花名册翻出来,查看每一个人的相片,见谁长得不顺眼就抓谁。1932年元旦之夜,厂部一道密令,警察队滥抓无辜。一夜之间170多人被关进警备队的审讯室,为营救被捕工人,中共兵工厂支部决定发动工人再一次举行罢工,“不放人决不复工”。1月4日清晨,上班的汽笛声拉了一遍又一遍,厂区一派死气沉沉,没有一个工人上工。晚上,敌人继续使用高压手段,再一次抓人。面对敌人的镇压,中共兵工厂支部通过全厂的地下党员团结广大工人,鼓励大家坚持斗争。李震刚等深入到被捕的工人家中,问寒问暖,帮助解决暂时的生活困难。从他们身上,工人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增添了信心。一个月过去了,厂方见罢工工人锐气不减,只好答应了工人的要求,并且释放了被捕的工人,照发罢工期间工人的工资。
这次罢工斗争之后,中共兵工厂支部把活动的重点转向为根据地输送技术人才和枪支弹药方面,使这座反动派的兵工厂成了消灭反动派提供武器的场所。
三、蒋冯阎中原大战
将冯阎中原大战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军阀之间为争取夺利而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以蒋介石为一方,冯玉祥、阎锡山为另一方,参战部队约百万人,主要战场在河南和山东两省,郑州是这场大战的激战地区之一。
1928年6月,南京政府北伐成功之后,蒋介石开始以“编遣”为名削夺其它军阀派系的实力,采取明升暗降、调虎离山的办法,解除其实权,安上徒有虚名的职位。同时利用他所掌握的权利在军阀之间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如1929年3月,蒋介石和广西军阀李宗仁、白祟禧之间的战争,又成“蒋桂战争”。1929年10月,蒋介石和冯玉祥之间的战争,又称“蒋冯战争”。
1930年1月,蒋唐战争结束之后,消灭阎锡山势力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1930年2月,蒋在与阎展开为时两个月的电报战的同时,策定了旨在先把阎系军队赶出河南的作战计划,之后频繁调动军队进行部署。
在蒋介石的攻势面前,阎锡山采取3项措施以自保和反击。首先是与冯玉祥重新言和,联合西北军共同反蒋。2月27日,阎锡山亲往建安村会晤被软禁已久的冯玉祥,信誓旦旦地声明共同反蒋的诚意。3月8日晚,冯玉祥携阎资助50万元现金、200挺机枪、2000袋面粉等物资离开太原返回潼关。14日冯召集西北军高级将领会议,宣布联阎反蒋。当日,由鹿钟麟领衔,西北军、晋军、桂军高级将领57人联名通电反蒋,拥戴阎锡山为中华民国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副之。由此,反蒋联合阵线初步形成,并将河南境内的杂牌武装几乎全部收买,扩大了反蒋的军事阵营。
4月下旬,西北军主力已由陕西挺进河南,一部沿陇海路到达洛阳、郑州,一部由紫荆关到淅川、内乡、鲁山,向许昌挺进。晋军一部也由平汉路转陇海路,进抵兰封一带。
阎冯联军调兵遣将之时,南京政府亦磨刀霍霍。3月下旬,蒋介石派参谋本部第三所所长卫纶赴驻马店视察平汉路防御工事,确定以确山为中心,以3个师兵力分段防守。同时派人对河南境内的交通设施进行破坏,先后炸毁陇海路西段石关附近的桥梁,平汉路黄河铁桥,陇海路内黄集以西各站电话、电报设施等。4月上旬,南京政府、国民党中央先后下令制裁阎锡山,并将其开除出党,并在全国通缉。蒋介石则来往奔波于济南、徐州、汉口、确山、南京之间,检阅军队,视察防线,召开会议,召见将领。15日,蒋介石正式编组讨逆军,以韩复榘、刘峙、何成浚分任第一、二、三军团总指挥,以陈调元为预备军团总指挥,总兵力达40多个师。
蒋介石部署既定,决心乘阎冯联军尚未完成集中之机,先发制人,全力攻其弱点。5月11日起在豫东、豫中发起进攻。以第二军团由陇海路正面向西推进,占领归德、兰封、考城;以第三军团在平汉路北攻许昌、郑州。酝酿已久的中原大战在豫东首先拉开序幕。
将军初战获胜,但不久攻势被扼制,双方在兰封、杞县激战,后在民权、睢县形成对峙局面。
初战失利,阎冯联军急忙调整部署,向陇海路战场增调兵力。晋军杨燿芳军、于镇河师分由河北、山东调至兰封,同时又调来9个炮兵团,使正面重炮达324门。23日,蒋军再度攻兰封、杞县,受到阎冯联军集团炮火和优势兵力的猛烈反击。蒋军伤亡惨重,仅第一师即伤亡千余人。
7月起,蒋介石鉴于主力转向津浦战场,将陇海路战场划分为6个守备地区,防线自曹县的蔡凹起到太康县的柳河集,长约200里,只作分点屯兵,固守对峙。
蒋军曾一度兵临许昌。在冯军反攻下,蒋军退居沙河北岸,双方亦呈对峙状态。
自韩复榘东退,万选才被擒,河南省政府名存实亡。5月25日,蒋介石委派张钫为代理河南省政府主席。28日,张钫在商丘城内原省立二中内设立省政府机构。6月1日开始办公,以张鸿烈为秘书长,王广庆、栗敬六、王友梅分任总务、政务、财务处长。拟在豫东、豫南蒋军控制各县任命官吏,指挥民团,征收田赋税收等。6月3日,张钫受蒋委派,前往亳州城劝说被围困的孙殿英部投降,旋即被孙软禁,直到7月12日才被释放出城。故偏于商丘一隅的河南省政府无形停顿。
7月中旬,蒋介石调重兵于山东战场发动攻势。早已对冯玉祥部停止了接济的阎锡山急派周玳携款50万元和大批面粉、弹药向冯玉祥求援,要求西北军在陇海战场发起攻势牵制蒋军。冯于8月上旬集重兵向蒋军陇海路右翼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势。此役,双方投入兵力达20多个师,激战10多天,为中原大战期间最为激烈之役。
晋军在津浦路战场的失利和冯军8月攻势的受挫,是中原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整个战局有利于蒋军的形式已趋于明朗。8月下旬,蒋介石部署反攻。鉴于陇海路战场,阎冯联军深壕高垒,不易突破。故蒋把反攻作战的重心转向平汉路战场。为此,蒋介石把平汉路蒋军编组为两翼6个纵队,在铁路两侧分头挺进。9月5日,蒋军5路纵队同时北攻。右翼军队先后占领西华、太康、鄢陵。17日,冯军在许昌东北给蒋军以反击。18日冯军在尉氏、洧川、通许正面阻敌。蒋军左翼却进展迅速,12日已经逼近洛阳附近的龙门,15日占领密县。
蒋军在平汉路战场进展顺利,得力于张钫者甚多,张钫为河南辛亥名人,与发迹于豫西的地方武装有众多的联系。8月4日,张钫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十二路军总指挥,专门从事瓦解冯军、收编杂牌军的特殊任务,同时授予张钫委任权,现金、子弹大量供给。张钫以漯河为据点,派人四出活动。万选才旧部李万如、赵冠英、范龙间,樊钟秀旧部王振、李万林,此外还有王殿阁、宋天才、张治公等均被其收编加委。这样中原大战前被阎冯收编的河南地方武装几乎全被张钫活动附蒋。由这些武装担负防守的平汉路西地区也就门户大开,蒋军第五纵队无一枪一械之损直达临汝。9月28日,张钫根据蒋的指示,携47万元巨款赴洧川与吉鸿昌会晤,促成了吉鸿昌下决心投蒋。
陇海路战场。9月9日,蒋介石在李坝集车站召集会议部署反攻。11日,蒋军全线反攻。13日,石友三派人向蒋洽降,并令其部渡过黄河退却,指使阎冯联军左翼完全暴露。15日,蒋军占领考城。在蒋军多路穿插迂回分割包围下,冯军内部人心涣散,构不成有效的防线,在豫晋军分批渡河北撤,冯军败局已无可挽回。10月3日,蒋军占领开封,4日,占领中牟。6日晚,蒋军第九军、第十一师占领郑州。冯部将领梁冠英在荥阳投蒋。8日,在新郑城西,冯玉祥南路军5万多人全部被蒋军缴械。10日,洛阳守军葛云龙降蒋。
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自蒋桂战争以来,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和江浙财团的支持下,凭借着优越的经济、军事实力,利用“中央”、“正统”的名义,施展金钱收买、官职引诱等手段,打败了全国几乎所有的对手。而反蒋势力大都为互相利用而结合,貌合神离,缺乏共同的政治基础,军事上以各保自己实力为主,不能密切配合,相互猜忌,摩擦时有发生,这是阎冯联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四、一二·九运动在郑州
1935年,北平(北京)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消息传到郑州,在郑州青年学生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郑州几所主要学校的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北平学生运动的发展。12月中旬,北平学生代表xx(郑州扶轮中学毕业生)回到郑州扶轮中学。扶轮中学的大部分学生和中南中学的中小学生共三四百人,在大礼堂听王讲述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情景后,议论纷纷,表示要马上行动起来,响应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
扶轮中学艺术委员会总干事靳思杰和委员何德生、陈谦络在一块商量,决定恢复扶轮中学学生会。靳思杰是负责人之一,并联络郑州各校学生会组织,筹备成立郑州学生联合会。12月19日,郑州各校的学生负责人在扶轮中学召开了预备会。参加的学校有扶轮中学、正中中学、中原中学、明新中学、扶轮一小、二小、省立高等职业学校等。会议成立了郑州学生联合会,靳思杰为负责人之一。与会代表决定立即发出快邮代电,通告全国,要求政府抗日。电文由靳思杰拟定。会后即向全市及郑县各小学发出通知,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政府抗日,与会代表各自返校,积极组织。扶轮学校还派了一些学生到各校联络,帮助做组织工作。
游行队伍从专员公署、地方法院、日本领事馆等地经过,反动当局慌了手脚,派出数十名特务和保安队,进行阻挠,迫令学生学校。但学生们已作好了自卫的准备,组成了400余人的纠察队,手持木棍担任保卫。游行队伍经过东三马路的日本领事馆门前,特务头子尚滋干、梁子宾亲自带保安队把守,充当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和保镖。但是学生们早有准备,派出了纠察队监视着他们。保安队见学生人多势众未敢动武。愤怒的游行队伍勇敢地冲破保安队的防线,几千名学生集结在日本领事馆门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等口号。激愤的同学用砖头砸烂了日本领事馆的门窗。
雪越下越大,学生们斗争热情也越来越高涨。10点多钟,队伍进入火车站。学生并排坐在积雪的轨道上。靳思杰等几位代表去找铁路当局谈判,要求到南京去请愿。学生们忍饥受冻坚持卧轨,直到下午3点多钟。
一二·九爱国运动在郑州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在郑州地区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