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民政厅《关于加强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为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弘扬革命烈士献身精神,我局认真开展“慰烈工程”建设,全面做好全县零散烈士墓集中管理保护工作。
自全省零散烈士墓集中保护工作启动后,我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专门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主管民政工作的副县长为副组长,民政、组织、宣传、财政、土地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烈士纪念设施普查建设管理保护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优抚工作的党组成员、纪检书记徐永利担任,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通过宣传发动、建立组织、分解责任、部门协调、深入村户、现场勘查等方式,历时两个月,全面完成了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普查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注重完善资料,并集中管理。建立纸质档案,详细记载普查工作日志,填写表格整理相关证明材料;二,建立影像档案,对每个烈士纪念设施拍照,进行GPS定位,记载第一手直观的影像档案;三,建立电子档案,按要求认真完成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网上信息系统网上信息录入工作,并上报到上级民政部门。
根据调查数据结合烈士英名录,对烈士采取一人一个信息表,详细填写姓名、性别、籍贯、牺牲时间、牺牲地点、参加战役、简要事迹等情况,并通过走访调查对每一位烈士的基本情况逐一核对,确保做到不漏、不重、不错。对有后代和直系亲属的由烈士后代或直系亲属同乡镇民政所签订迁移安葬协议,不同意迁移的签订原地保护协议;无后代和直系亲属及无名烈士墓由村委会同乡民政所签订迁葬协议。工作中积极沟通,坚持人文关怀,确保烈士亲属满意。
我局通过多方努力,积极协调土地局、规划局、建设局、财政局等部门,已做好烈士墓区建设用地的审批、规划评审等工作。按照工程招标相关规定,公开对烈士陵园墓区建设进行招投标工作,平整土地,购置石材,为迁葬做好准备。聘请深圳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滑县烈士陵园重新进行规划,提出了“一心”“一轴”“四区”(即以展览馆为中心,以大门、纪念碑、骨灰堂一线为轴,贯穿展览区、纪念广场区、英雄林区、游园区四个区)结构设计理念,把“慰烈工程”和烈士陵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针对陵区内现有28座烈士墓规格不一、墓碑陈旧、质量较差、造型落后等现状,统一进行改造和重新修建工作。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还要考虑到,烈士墓的搬迁,不仅涉及亲人的感情,而且牵扯到当地风俗习惯,任何一点马虎和工作不到位都可能引起矛盾,要有忧患意识,做好预防措施,不让工作留下任何遗憾。
对需要迁葬到烈士陵园内的零散烈士墓,按照计划集中进行迁移安葬。工作中,严格规范迁葬工作流程,对前期准备、起骨、移送、安葬等工作认真落实。在墓位安排上按照知名程度及牺牲先后的顺序排序。统一墓穴、统一规格、统一字体。烈士亲属负责起骨、移送,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协助安葬并拍照存档,完善烈士档案,为烈士亲属发放骨灰存放证或迁葬证。
通过地方预算、争取上级支持、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集零散烈士墓迁移资金,努力使每一个烈士墓地建设成精品工程和烈属满意工程。同时要加强零散烈士墓区建设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并健全全内控制度,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
建立长效管理保护机制。工程完工后,根据烈士纪念设施维修改造及零散烈士墓的迁移、修缮情况,及时制定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规范、工作标准和日常管理及参观接待等规章制度,配置专职解说员,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落实好各项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建立烈士纪念设施长效管理保护机制。
滑县民政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