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网

据中消协统计,我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就达千吨以上。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浪费便高达100多亿元。清明节即将到来,因清明扫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关于文明祭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328《重庆晚报》)
  
  看过电影《真爱至上》的人,可能对电影里那个葬礼记忆犹新。葬礼上播放的是死者丈夫为她选择的一支由海湾摇滚客Bay  City  Rollers)乐队演唱的歌曲《再见,宝贝》(Byebyebaby),葬礼简单回顾了女主人的一生,她年轻美好的面容,她的恋爱、婚姻,与家人在一起的甜蜜照片……随后,是伴随着鲜花的下葬。
  
  反观我参加的葬礼、祭礼,很少有这种安静温馨的场面。最恐怖的是火葬场、墓地里总是烟火缭绕。清明前后,春风正健,那被烧着的纸马、纸钱,不仅污染环境,造成巨大的浪费,还时常引发山火。
  
  亲属们烧的东西更是越来越趋向多元化,手机电脑汽车别墅高档祭品随处可见。每家都烧上一缕青烟,一年100多个亿就没了。如果那边的亲人真的能够收到,固然是所费不虚,关键是这些纸质的钱帛除了污染环境之外,只是让活人心里有了个安慰罢了。
  
  其实,对逝者的思念不见得非要用这些物质化的物品去体现。活着的时候,彼此珍惜、真诚以对,无论是父母兄弟,还是妻子儿女,生前的不负相处,总比死后用些徒有象征意义的物质对象作为代偿强上百倍、千倍。
  
  曾经家族中有一位长辈,前妻在车祸中死亡。不几年他重新娶妻生子,但是每年前妻的生日,他都会拿出前妻的手表上上弦,擦拭一番。其实,祭奠在山上,在那明艳如炬、咧咧作响的纸焰中,不如在心中。我们何不换一种更加文明、理性的方式祭奠呢?把对逝者的爱与怀念放在心里,用鲜花去装点悲伤,用遗物去寄托哀思,用歌声去缅怀过去……
[
稿源:红网]
[
作者:陈小二]

Copyright 2025-2030

版权所有:河南省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河南省退役军人宣传褒扬中心)

豫ICP备2025133435号